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绿色照明简史系列之国内早期照明发展

2019-09-07 09:10
中国低碳网
关注

电光源设备是电光源发展的基础,是电光源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保证。改革开放前,我国光源制造设备主要是一些单机自动和半自动化设备,有低速梨形普通灯泡联动生产线,低速T10直管荧光灯联动生产线。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府支持下,先后引进了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端先进技术装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引进了大量处于中高端的台湾先进实用技术装备,消化吸收,为我国50多家电光源技术装备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光源产业技术装备得到快速发展,并促进了电光源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绿色照明简史系列之国内早期照明发展(三)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06年,先后引进了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产品的自动生产线及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线和设备等各类先进技术装备38大项,1304条/套,使用资金8亿美金,增加产能100亿只/年,投入产出效果显著。改变了我国电光源产业技术装备落后的局面,与国际接轨,使得从开发新产品能力、新材料,到推动改善动力配套工程,装备的原器件和原材料,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到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并通过消化吸收,翻版创新,开发制造有中国特色符合国情的国产自动化生产线。例如金卤灯和紧凑型节能灯等技术装备实现了国产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从台湾等地引进了14条1200支/小时的T9、T10直管荧光灯自动生产线,是国内当时粗管荧光灯生产的最高水平。同期国外发达国家虽然已淘汰粗管荧光灯,但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也生产粗管荧光灯,其自动生产线为2400-4000支/小时,细管荧光灯为2400-3600支/小时,T8最高达7200支/小时;而国内从台湾引进的T8、T5细管荧光灯自动生产线为1200支/小时生产线。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先后从日本,美国,台湾引进了13条600支/小时的环形荧光灯自动生产线,2006年年产约7316万支。其中1984年福州灯泡厂和1985年广州灯泡厂分别成功引进日本东芝和NEC的环型荧光灯自动化生产线,当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带动我国吸顶灯具快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建议研发并参与其中的自主国产设备是 1995年河南新乡电光源机械厂突破国外设备封锁,试制成功的紧凑型白炽灯自动生产线,开始在佛山照明公司等大批量生产,替代10倍价格于我国普通梨形灯泡的进口紧凑型白炽灯,并开始大量出口。紧凑型白炽灯约节省1/3的原材料、包装及运输成本,同时带动了花灯吊灯灯具的大发展。还有2000年前后河南新乡电光源机械厂研发的第一条国产节能灯自动生产线进入实用生产,为我国节能灯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至今该两种装备分别在“佛山照明”和“浙江阳光”等等公司带来的效益估计约达200亿元。

灯具产业兴起,助推照明产业市场集群化

光源是部件,照明灯具是终端产品,作为照明产品两者缺一不可。照明产品是百姓生活必需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生活水平提高,思想活跃,百姓对生活品质要求也逐步提高,使照明产业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与其它行业一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发展。

绿色照明简史系列之国内早期照明发展(三)

1979年上海率先成立专业的灯具照明公司。一年以后,北京、天津、广东、湖北、江苏等地也先后成立了灯具公司。80年代初期,由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天津、南京、成都、杭州等八大灯具公司及部分灯具生产企业自发成立了“全国灯具生产企业经理联系会”的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通过会议了解产品的发展状态,交流市场经验。逐步形成一些大的产业集群区域。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照明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