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蓝光有没有必要?五分钟教你合理防蓝光
用过防蓝光眼镜的小伙伴都知道,因为蓝光也是可见光的一种,防蓝光眼镜会把一个波段的蓝色光源消除,造成赤澄黄绿青蓝紫中消除一个部分。所以色彩相关工作者是绝对不可以佩带的,如化学研究室、美工等工作,很可能会影响对产品颜色的判断。同样,年龄较小的孩子也不建议佩戴高强度的防蓝光眼镜,可能会影响对色彩的感知与判断。而那些宣传自己可以近视防控、缓解疲劳、预防眼病等护目功效的防蓝光厂家,大都存在营销忽悠嫌疑。借用大量图片恐吓蓝光的危害的,明显有将蓝光蓝光危害放大化的恐吓营销嫌疑,请慎选。
防蓝光产品最大的隐患在于让家长错误的认识了问题根本,用手机、iPad、电脑阅读或者观看电视,长时间眼睛干涉或者久致近视,问题不在于蓝光,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因为有了这些电子产品的出现而大幅度增加了我们一天的“阅读观看”时间,才是问题所在。
结论:蓝光防护应该都是根据场景的。个人认为最好的组合是:
1、全天用的镜片一定要透光率够高且不偏色(比如普通减反射产品),因此建议是部分反射特定波段的蓝光。
2、如果只是室内用电脑较多则可以考虑截止更多的蓝光,比如那种黄色的电脑镜(但据说用久了会造成摘下后看啥都是蓝的,还是看个人适应度)。
3、如果户外可以考虑太阳镜(个人很推荐偏光产品),防护紫外线和强烈蓝紫光。
4、另外我发现光致变色镜片其实很通杀,室内外通用防紫外防蓝光(自适应室内截止10%室外截止90%,非常合理),不妨考虑一下。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佩戴防蓝光眼镜来抵御电子产品发射的蓝光外,硬件厂商也在开始努力为消费者视力保护做出一些努力。相信不少人都听过防蓝光显示器,防蓝光电视等,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先以常见的LCD显示器/电视举例,他们是怎么显示图像呢?简单说就是用白光做背光源,照射显像层,再通过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使通过屏幕的光线数量发生变化,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所以一些宣传防蓝光的厂家会采取3个做法:
1、通过软件算法(我们常见的护眼模式),调整蓝光部分液晶分子的偏转幅度,来控制蓝光的强度,但代价会是显示颜色会稍显偏差。
2、直接在蓝光滤光片上再加个过滤片,降低蓝光强度,但这样也是会让屏幕整体观感偏黄,变成屎黄屏。
3、这个更加粗暴了,直接压低整体亮度,红绿蓝光一起压低,可屏幕变暗了看着也不舒服。
所以现在一些高端厂商进化新的防蓝光方法——“光学防蓝光”,把对人眼有害的415纳米-455纳米波段的高频蓝光直接通过调整背光源往更长的波段偏移,这样波段长了能量就小了,对人眼损伤也低了,也能很好地控制屏幕的显示效果。
像最近新出的三星旗舰手机Galaxy S10系列就是采用这样偏移蓝光光谱的做法,能在不改变屏幕颜色的情况下减少42%有害蓝光辐射,为此还获得了德国莱茵TüV检测机构的护眼认证,大家以后选择低蓝光设备都能参考这个认证。
总结:
关于蓝光这件事,大家没必要过度恐慌,如果你注意用眼卫生,控制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长,问题不会很严重;但部分需要长时间对着显示器的人群或者数码控玩家,的确值得选购防蓝光产品,但同样是要控制用眼时间。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电子设备厂商能够多多考虑我们消费者的视力安全,推出更多更保护视力的数码产品到市面上。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